在當今CNC加工的先進領域中,製造流程往往始於利用CAD 3D建模軟體來創建3D CAD模型。隨後,借助CAM軟體,這些3D模型會被轉換成G代碼——一種CNC機床能夠解讀執行的機器語言。之後,CNC機床便能依據這一整塊材料,精準地生產出所需的零件。3D CAD文件內嵌有CNC機床在製造零件過程中所需的關鍵細節資訊。
這樣,您就可以輕鬆地將3D模型上傳至我們的即時報價引擎,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即幾秒鐘內,獲取到相應的報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3D CAD文件在諸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很多情況下,它並不能完全替代技術圖紙的必要性。
技術圖紙是一種包含待製造零件的詳盡二維圖示以及各類核心製造數據的文件。這些文件的存在,旨在確保設計師與機械師之間能夠準確無誤且全面地傳遞項目的各項技術要求。
在諸多場合下,僅憑技術圖紙,機械師便能手工製作出所需的零件。而在CNC加工領域,技術圖紙更是3D模型不可或缺的重要補充。本指南將深入探討技術圖紙的重要性,以及這些圖紙中所涵蓋的關鍵內容。隨後,我們將分步驟詳細闡述如何繪製出精確無誤的技術圖紙。
技術圖紙為何重要?
如前所述,在數控加工中,技術圖紙是3D CAD文件的附屬品。它們的一些重要作用如下:
- 它們描述了3D CAD模型無法充分表達的特徵,如內部和外部螺紋
- 透過尺寸、公差和註解,使機械師能夠全面了解要製作的零件
- 它們包含關鍵細節,如超出標準公差的公差
- 使設計人員能夠向機械師傳達某些要求,如精加工和表面粗糙度等
即便您的設計並不包含任何特殊功能或特別要求,我們仍強烈建議您在製作3D模型的同時附上技術圖紙。因為這份圖紙將在整個製造流程的各個階段中,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
此外,這些技術圖紙提供了零件清晰且精確無誤的視圖,使得機械師能夠輕鬆解讀零件的幾何構造,並準確識別其主要尺寸、功能特性以及關鍵細節。同時,這些圖紙還極大地簡化了成本估算的過程。若零件涉及螺紋設計、公差要求或不同區域需採用不同表面處理的情況,那麼繪製技術圖紙便成為了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
什麼是技術圖紙?
技術圖紙通常包括以下內容:坐標、標題欄、部件正視圖、剖視圖、細節圖和製造商說明。
標題欄

標題欄通常位於文件的顯眼位置(儘管具體位置可能因文件格式或行業習慣而有所不同,但不一定是右下角)。它承載著零件的基本資訊,如零件名稱,以及參與零件設計、檢查和審批等各個環節的人員姓名、公司名稱等關鍵內容。此外,標題欄還包含了重要的技術資訊,例如測量系統說明、投影角度標註、表面處理要求、比例尺標註以及材料類型等。標題欄的模板(涵蓋尺寸與內容)可以是遵循一定標準的通用模板,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
坐標

坐標通常用於大型或複雜的技術圖紙中,沿圖紙邊界放置。在討論圖紙內容時,它們可作為參考點。
正視圖

正視圖傳達了有關零件幾何形狀的最重要資訊。這些視圖包含了大部分的尺寸和公差。它們是從不同的視角(通常是正面、平面和端面)獲得的三維物體的二維表示。
正視圖中可能包含隱藏線,以描述不可見的基本特徵。在大多數情況下,兩到三個正視圖就足以正確描述零件的整個幾何形狀。
等軸測視圖
等軸測視圖是對零件的一種三維圖形化表示。雖然在所有情況下都並非絕對必要,但在技術圖紙中納入等軸測視圖無疑是一種良好的實踐,因為它能夠極大地幫助機械師更直觀地理解零件的幾何構造。除了進一步展現零件的詳盡細節外,等軸測視圖還能夠提供諸如安裝方向、構建順序等寶貴資訊。
剖視圖

剖視圖是對零件進行切割後的二維描述。剖視圖用於顯示等距視圖和正交視圖中均無法看到的零件內部特徵。剖視圖的位置通常與正視圖一致。
正視圖中標註的切割線,顯示零件被橫切的位置,以提供剖視圖和切割方向。截面視圖的特點是有十字劃痕,表示材料被切割掉的區域。複雜零件可能會有多個剖視圖。
詳細視圖

當正視圖難以清晰展示某些複雜或難以標註尺寸的區域時,我們可以採用詳細視圖來特別突出這些區域。詳細視圖在尺寸上不必與正視圖保持一致,同時也不需與正視圖對齊,而是可以根據需要靈活放置在圖紙的任何位置。詳細視圖透過單個字母進行標註,用以指示並展示正視圖中的具體細節區域。
製造商須知

給製造商的說明通常位於技術圖紙的左下方區域,但也可能置於標題欄上方位置。這部分內容包含圖紙中未詳盡展現的任何額外資訊,以及對機械師的具體操作指導。舉例來說,註解可能涵蓋所有尖銳邊緣的破損處理及去毛刺要求、零件所需的表面處理標準,以及與該零件組裝相關的其他組件資訊等。
清晰的溝通最重要
請注意,繪製技術圖紙並沒有一套固定不變、絕對強制遵循的技術規範。這一過程中會涉及多種標準及最佳實踐的應用。因此,只要能夠清晰、準確地傳達所有技術要求,並確保機械師能夠充分理解圖紙內容,那麼繪圖技巧及具體方法便不是那麼關鍵。例如,雖然對圖紙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尺寸標註是一種推薦做法,但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強制要求,因為基本尺寸資訊已包含於3D CAD文件中。相反,為節省時間,可選擇性地只標註需要機械師精確測量的關鍵特徵。
繪製完美技術圖紙的10個步驟及應包含的內容
如前所述,現代製造始於3D CAD模型。大多數3D CAD軟體均具備技術繪圖介面,能讓您輕鬆根據現有模型創建技術繪圖。該介面通常包含創建視圖、註解、標註尺寸及應用公差所需的所有功能,無需從頭設計視圖。
亦有軟體可在無3D模型的情況下繪製技術圖紙。
以下為準備完美技術圖紙所需的步驟與提示:
步驟1. 選擇模板
標準ASTM、DIN及ISO模板可指定坐標、保護角度及標題欄特徵。您亦可自訂模板,但須確保標題欄包含所有必要細節。
步驟2. 放置正視圖,盡可能居中
切記在視圖間留足空間以便添加尺寸。避免過度使用隱藏線,否則繪圖會顯得混亂。
步驟3. 相應添加細節及/或剖面視圖
適用於零件複雜、有隱藏特徵或難以測量的尺寸區域。
步驟4. 添加等距視圖
等軸測視圖非必須,但若零件幾何形狀複雜且僅靠正視圖難以理解,則應包含等軸測視圖,前提是圖紙有足夠空間。
步驟5. 放置施工線
例如所有視圖上的中心線、中心標記及切割線。
步驟6. 在圖紙上添加尺寸
重點標註正視圖及詳圖上的重要尺寸。確保所有尺寸線與數字清晰可見,且不互相交叉或與圖紙內容重疊。下圖展示了正視圖、詳圖及剖視圖上的尺寸,尺寸均有編號以便識別。

尺寸是技術圖紙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客戶未指定尺寸,則默認由 Xometry 專家自行決定尺寸,他們在保證提供高品質零件的同時,不會對客戶提出的任何尺寸差異承擔索賠責任。儘管如此,以下提示可幫助您正確標註技術圖紙的尺寸:
- 首先添加整體尺寸,然後再添加對零件最終用途至關重要的尺寸。接著,為所有其他特徵添加尺寸。
- 嘗試從共同基線添加視圖上的所有尺寸
- 當一個特徵在多個視圖中可見時,無需在所有視圖中標註尺寸。相反,應在最能清晰描述該特徵的視圖中添加尺寸
- 如果有多個相同的特徵,則只為其中一個添加尺寸,並標明該特徵在當前視圖中出現的次數。例如,若零件的平面正視圖中可見三個直徑為2毫米的相同孔,則在其中一個孔上標註如下尺寸:
– 3 x ø2.0
步驟7. 指定所有孔和螺紋的位置、長度和尺寸
我們建議您在設計中使用標準尺寸的孔,因為這些孔可以在加工後輕鬆鑽入。下圖中的數字5和12分別表示螺紋和孔。

孔可能包括沉孔或沉頭孔。標註孔的所有尺寸細節非常繁瑣,因此通常使用孔的標註符號來代替。典型的孔尺寸標註會規定孔的深度與直徑、相同孔的數量、是否有沉孔或沉頭孔,以及這些特徵的深度。螺紋也應使用標準螺紋尺寸,並且需要明確指定。
步驟8. 為關鍵特徵添加公差
對於需要高於 ISO 2768 中等級公差標準規定的公差特徵,默認情況下,除非指定更嚴格的公差,Xometry 將根據此標準應用公差。與尺寸類似,公差在零件的最終使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非常謹慎地應用。
公差規定了尺寸值的可接受偏差範圍。技術圖紙上可應用多種公差類型,包括雙邊公差、單邊公差、干涉配合公差以及幾何尺寸與公差(GD&T)。
步驟9. 填寫標題欄
確保包含所有基本資訊和技術細節。
步驟10. 包含給製造商的所有註解和附加說明
完成後,將技術圖紙以 PDF 檔案格式匯出,便於在下訂單時上傳至我們的即时报價引擎。
結論
Xometry擇冪科技誠摯建議您在下訂單時,同時提交技術圖紙與3D模型。如此將極大助力我們更精準地執行您的項目,並確保交付高品質零件。現在您已掌握如何準備完美技術圖紙,請即刻訪問我們的即时报價引擎,上传您的模型與技術圖紙,開啟一段快速、輕鬆且高效的製造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