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稍微了解匹茲堡歷史的人來說,都知道這座城市是真正的「鋼鐵城」。20世紀20年代,匹茲堡的鋼鐵公司生產了全球三分之一的鋼鐵,創造了超過30萬個就業機會,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然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這一主導地位戛然而止。
管制放鬆與進口競爭導致鋼鐵價格暴跌,不久後匹茲堡的鋼鐵公司開始大量流失工作崗位——1979年至1987年間有13.3萬人失業。匹茲堡地區不止一個縣的失業率超過27%,甚至超越了大蕭條時期全國失業率的峰值。
但匹茲堡經受住了考驗,成功適應了21世紀的經濟形勢。如今,這座城市擁有大量在科技、醫療保健和教育領域蓬勃發展的企業。儘管鋼鐵時代的許多製造公司已經倒閉,仍有一些企業成功與時俱進,至今持續運營。
阿什比製造(Ashby Manufacturing)就是其中一家。該公司現由Tim O’Donnell 全權經營,他的兄弟Kevin 也是部分所有者。O’Donnell 的父親 Manus 於1976年創立了公司。「我父親1965年和一位朋友從英國來美國學習工程專業,然後就愛上了這裡。後來他在我祖母那裡租房子,認識了我母親。」他回憶道。
當時鋼鐵產業仍然繁榮,O’Donnell 的父親最初在一家名為米勒印刷廠的小店擔任機械師,後來開始兼職,之後離開印刷廠,自行創辦了機械工廠。公司最初設立在匹茲堡市內一家小廠房,隨著業務發展壯大,搬遷到郊區更大的辦公地點。O’Donnell 回憶說:「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大家都開始幫忙。我媽媽在廚房裡有部電話用於業務溝通,她基本上就是我們的秘書。」

O’Donnell 很早就意識到自己將會加入家族企業。他十幾歲時便開始在公司工作,後來又學習了工程、商業,以及當時較新的 CAD 技術和如何履行複雜的政府合同。通過在父親的車間工作,他接觸到了許多有經驗的機械師。他說:「我們的優勢在於那些已在這裡工作了數十年的員工,這意味著我們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我們聘請的第二位員工還在這裡,第四位員工也在這裡,還有一位已經在這裡工作了22年。與這些人共事,我能從他們的經驗中學習,進而在技術方面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
在1980年代鋼鐵市場崩潰時,阿什比製造已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當時我們購買了一些高端機器,而許多競爭對手沒有,因此我們能嘗試一些高端工作,從而與眾不同。」這為公司後來取代鋼鐵業務做好了鋪墊。隨著科技、醫療和服務行業的興起,阿什比製造的業務重點由大批量訂單轉向快速周轉的小批量工作。「我們發現小批量快速周轉是我們的優勢所在,公司規模足夠靈活,能承接這類工作。」
儘管阿什比製造成功適應了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並鞏固了數十年的業務關係,但仍面臨典型的小型機械廠商所遭遇的繁榮與蕭條週期。這類廠商高度依賴當地產業,經常忙於完成短期湧入的訂單後,需要等待數天甚至數週的新訂單。在爭取新客戶時,他們也面臨困難,因缺乏行銷預算及銷售團隊。O’Donnell 表示:「可能有潛在客戶想做一個零件,你花幾小時確定材料和成本,但回頭一看,發現報價不夠低,或者他們只是有個想法,沒那麼認真。你必須斟酌花多少時間報價。」
今年稍早,O’Donnell 通過加入 Xometry 擇冪科技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回憶道:「一位來自大型供應商的代理人告訴我們:『有家叫 Xometry 擇冪科技的企業正在尋找小型企業,你們非常適合。』瀏覽網站並與團隊交流後,我們決定加入這個平台。」他說:「大約三、四天內就接到了第一單訂單。Xometry 擇冪科技的系統運作很完善,當有人在網站上發布需求,我們就能看到交貨日期、材料和價格,我們只需決定是否承接。」省去了行銷和報價的時間,令他相當滿意。
那麼 O’Donnell 如何決定接來自擇冪科技的訂單?他說:「每天登錄系統時,我預計會有五到六個訂單,我能在空閒時間安排生產。有了擇冪科技真好,因為我總會想,‘現在客戶沒新訂單,但我可以在擇冪科技平台接單,保持忙碌。’這對我們很重要。」
合作後,阿什比製造不僅能在停工期間接單,還拓展了客戶群到其他地區。「通常很難跟科羅拉多的買家說:‘你好,我在賓夕法尼亞,願為你做些零散訂單。’很多買家想找附近的供應商,但擇冪科技消除了距離限制。」
自6月中旬合作以來,阿什比製造已完成15個項目,總價值約3萬美元。他說:「我登錄系統時從沒見過沒有新訂單。現在我盯著電腦,這裡有六個訂單。」
「事實上,我們結束通話後,很可能又有新訂單了。」他笑著補充。